一、“薦股騙局”6大套路
1、專家免費推薦牛股
不法分子通過微信、微博、論壇、股吧、QQ等,以“大數據診股”“推薦黑馬”“專家一對一指導”“無收益不收費”等夸張性宣傳術語,或者鼓吹過往炒股“業績”,招攬會員或者客戶。等投資者加入微信群、 QQ群、網絡直播室后,有自稱“老師”“專家”“股神”的人,以傳授炒股經驗、培訓炒股技巧為名,實際上向投資者非法薦股,以獲得“打賞費”“培訓費”或者收取收益分成等方式牟利,并以各種名目收取高額服務費。
2、承諾高收益非法代客理財
不法分子利用門戶網站、財經網站、股吧、微博、微信等新媒體作為營銷平臺公開招攬客戶,往往以“承諾收益”、“坐莊操盤”等形式吸引投資者參與委托理財,投資者雖然無法核實其委托理財的合法性,但在高額回報的誘惑下,仍然與不法分子簽訂所謂的“委托理財協議”,在交納投資款后,最終大多無法收回投資款或遭受重大損失。
3、出售“投資者教育”“炒股”課程
不法分子通過撥打電話、添加微信好友等方式向投資者推銷“投資者教育”課程,包含講解股票知識、分析預測行情、推薦股票及指導買賣點等內容,從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,價格高的課程有“老師”提供薦股服務,通過直播等方式“手把手指導”,表面看是普及理財知識傳授炒股技法,實際是非法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活動。在投資者購買“投資者教育”課程后,讓投資者下載其炒股軟件,在軟件中開戶并轉入炒股資金,按“老師”的指導操作,但充值容易提現難,投資者很難拿回本金。
4、出售“即將在境內或境外上市的”原始股
不法分子借“納斯達克”等概念炒作,以“原始股”“轉板上市”“海外上市”為幌子虛假宣傳、虛構材料,編造公司即將上市的假象,誘導不明真相的個人投資者購買所謂“原始股”有的公司在推銷產品時兜售“原始股”,承諾高比例分紅,吸收大量社會公眾資金。
5、誘導參與期貨等高風險投資
部分不法分子以“股市行情不好”“炒股利潤率低”等理由,向投資者推薦期貨、石油、郵幣卡、大宗商品,或者境外指數等高風險投資產品,號稱這些投資品種具有投入低、收益高、交易靈活方便的特點,適合普通人投資或與股票進行組合投資。微信群、QQ群內的“托兒”則偽裝成投資者現身說法,上傳交易盈利截圖,吹噓獲利豐厚,誘導其他投資者下載交易軟件或APP注冊開戶,并入金參與交易。但實際上,上述部分投資品種部分實行杠桿交易,有的杠桿高達數十倍甚至上百倍,行情稍有波動便造成大幅損失,有的交易平臺或其展業機構以“喊單”等手段引導投資者頻繁交易,賺取高額手續費,甚至故意反向“喊單”,導致投資者迅速虧損、爆倉。
6、假冒合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或者工作人員
不法分子利用網站、APP、微信等渠道冒充合法證券公司、基金公司或其合作伙伴,有的還設立山寨網站和冒牌機構,公布虛假的專業資質證書、專業團隊,以開立賬戶、推薦股票、承諾收益、收取會員費或指導費、委托理財等方式開展非法證券活動,誘騙投資者上當。往往要求將會員費、咨詢費、服務費等匯入其指定賬戶,特別是個人賬戶。
二、如何辨別非法證券期貨
一看業務資源
證券期貨行業是特許經營行業,按照規定,開展證券期貨業務需要經中國證監會批準,取得相應業務資格。未取得相應業務資格而開展證券期貨業務的機構,是非法機構,請不要與這樣的機構打交道,以免上當受騙。
二看營銷方式
開展證券期貨業務活動,要遵守證券期貨法律法規有關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要求。合法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在進行業務宣傳推介時,一般會采用謹慎用語,不會夸大宣傳、虛假宣傳,同時還會按要求充分揭示業務風險。但是,不法分子大多利用投資者“一夜暴富”或急于扭虧的心理,較多采用夸張、煽動或吸引眼球的宣傳用語,往往自稱“老師”、“股神”,以“跟買即漲?!?、“推薦黑馬”、“提供內幕信息”、“包賺不賠”等說法吸引投資者。證券期貨投資是有風險的,不可能穩賺不賠。
三看匯款賬號
一般來說,非法證券期貨活動的目的是為了騙取投資者錢財,獲取非法所得。為達此目的,不法分子往往會采取各種推銷手段,如打折、優惠、頻繁催款、制造緊迫感等方式,催促投資者盡快將資金打入其控制的銀行賬戶。
四看互聯網網址
非法證券期貨網站的網址往往采用無特殊意義的字母和數字構成,或在合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網址的基礎上變換或增加字母和數字。投資者可通過證監會網站或中國證券業協會、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,查看合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網址,不要登陸非法證券期貨網站,以免誤入陷阱,蒙受損失。
請謹記:不輕信、不參與、慎投資、防上當。
證券部宣
2022年10月12日
×